中国中铁告急 拖欠工程款达280亿
作者:姜雷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1-07-30 09:56:00
“7·23”甬温线特大事故的发生,对近几年来过度依赖铁路基建为主营业务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601390.SH)无异于伤口上撒盐,也让中国中铁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作为中国高铁的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国中铁下属子公司承担了甬台温铁路铺轨工程和电气化系统,但这些都已经是分享过的盛宴。后高铁时代到来,铁路投资减速引发的多米诺效应,让中国中铁从资金、成本到生产经营陷入到从未有过的困局。
本报独家获悉,一季度以来,中国中铁大量铁路在建项目普遍出现了融资难、投资无法到位、工程款大量拖欠等问题,项目推进困难。截止到5月底,中国中铁被拖欠的工程款达到280亿元,其中铁路拖欠的工程款约225亿元。
中国中铁为此垫付了约240亿元,其中铁路垫付资金约160亿元。不仅如此,去年就被国务院国资委挂号的中国中铁负债率仍在增加,一季度负债率就已经达到81.54%。
在6月底召开的生产经营工作会上,中国中铁董事长李长进称,包括中国中铁在内的国内建筑企业,普遍都面临着经营日益困难、资金异常紧张、成本大幅攀升、发展严重受限的严峻局面。
普元林阳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岩称,此次事故将导致中短期内高铁投资进程放缓,这对于中国中铁这样的基建承包商业绩将产生重要影响。
形势严峻
在前述会议上,中国中铁总裁白中仁称,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生产经营情况看,要实现年初制定的任务和目标,压力空前,难度巨大。
之前中国中铁一季报透露,新签合同总额为127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正的18.4亿元。“如果下半年还像上半年这样的状况,年初制定的指标肯定完不成。”中国中铁下属子公司相关人士称。
上述人士称,二季度全公司资金异常紧张、融资预算不足、偿债风险加大等风险在一季度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到5月底,新签合同总额为1775亿元,远没有达到公司年初的指标,现金流为负值,负债率超过年度预算0.54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中国中铁一直希望大力拓展的海外业务并没有起色。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中国中铁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全面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但中国中铁今年以来的海外投资却屡屡出现问题。
上述会议中,白中仁在会上首次宣称,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将会出现重大亏损。之前已经有报道称,中国中铁下属子公司中国海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已经终止,面临17.51亿元的赔偿和罚款,而坚持做下去,则需承担25.45亿元的亏损。
本报获悉,总金额高达75亿美元的委内瑞拉铁路项目,之前也被相关咨询公司指出工程进展缓慢、高风险等问题。白中仁称,中国中铁对国际市场的熟悉程度还不够深入、海外项目的信息沟通和过程监管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对海外项目管控有较大的难度,对加快“走出去”造成了重大影响。
中铁内部人士称,中国中铁海外投资更大问题在于成本过高。本报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譬如在安哥拉进行的房建项目,在工程合同额基本相同的状况下,中铁四局的项目要比同为中资的另一家企业施工面积大、工期长半年多;不仅如此,另一家企业的人工费用仅仅9亿元,中铁四局的预算则达到18亿到20亿元;上述安哥拉项目中,中铁四局包括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内,比另一家企业整整多出两倍。
2010年,中国中铁国际业务毛利率较2009年度下降了3.6%,公司海外营业额的比重,仅占总营业额的5%左右。接近中铁人士称,中铁海外项目管理经验差,经常出现花大钱,办不好事情,“其他企业都是直接在当地招工,但中铁的很多工程拿下后还要逐层分包,这就导致费用激增”。
今年年初,中国中铁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一次风险评测,指出中国中铁现阶段面临6个重大风险源:施工安全风险、海外投资风险、工程分包风险、劳务分包风险、海外施工业务风险和工程造价风险。
不仅如此,建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信贷紧缩带来的风险、企业存贷双高带来的风险、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也对中国中铁的经营造成很大影响。
后高铁
在年初的工作规划中,中国中铁就已经意识到高铁投资的变化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铁路建筑市场新开项目的数量已出现了减少的趋向,两到三年后铁路投资规模的大幅下降将不可避免。”李长进在2011年的工作会议上表示。
这与中投证券的分析相一致,他们预计未来两年,中国中铁年新签铁路合同的金额将从4000亿元回落至3000亿~3500亿元左右。
今年初,铁道部将铁路基本建设的重点改变为以“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为中心,把铁路“十二五”期间投资由原规划的3.5万亿减少到2.8万亿。
不仅如此,铁道部本身已经面临高铁跃进引发的亏损周期。其年报显示,2010年税后利润为1500万元,去年末累计亏损772亿元。在今年一季度,再度亏损37.6亿元。
中国中铁内部人士称,今年铁路市场新招标项目预计在3000亿元左右的规模,一些原计划上半年开标的项目都推迟了招标。“到5月底,铁路一级市场的开标总额为315亿元,仅为去年同期的7%,下降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包括中国中铁在内的企业有些措手不及。”
分析人士判断,之前数年,中国中铁受益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企业的依赖性很强,一旦遇到政策收紧,经营会出现问题。
中国中铁董事长李长进在内部会议上称,中国中铁对铁路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全公司铁路市场份额的比重超过了50%,特别是一些施工单位的铁路市场比重达到80%以上,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过于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多元化经营能力不足,短期内很难适应新的形势变化。
不仅如此,中国中铁内部下属企业过多,一些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更多的是在消极观望,把改善经营寄托在市场环境好转上。本报了解到,因为资金紧张、工程款拖欠、融资困难等原因,中国中铁部分工程项目已经出现了被迫放缓进度、甚至停工的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中铁下属的子公司、孙公司,因为多年以来受益于铁路基建市场的饱和,对非铁路市场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营网络还是销售队伍等都不健全,无法和其他市场主体竞争。
在和同为铁老大的央企对比中,中国中铁也处于落后。以新签合同为例,中铁建1~5月份新签合同额为3122亿,中交1~6月份为2155亿元,中国中铁1~5月份为1775亿元。
战略调整
现在,中国中铁已经着手全面的战略调整。提出要把目前过度依赖国家投资拉动内需的宏观政策推动发展,转变到以市场为导向谋求发展上来,把过度依赖铁路市场转变到全方位经营上来,把过度依赖做大规模转变到向管理要效益上来。
其新的战略举措包括,为以调整经营结构为重点,以“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为目标,转变经营思路,优化经营布局,调整经营策略,创新经营机制,努力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长进在报告中提出,中国中铁要进一步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条,优化主业突出、相关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努力推动企业从以施工为主的建筑企业向综合型建筑企业的转变。
李长进称,要进一步突出经营工作的龙头地位,把企业的管理重心转移到抓好经营上来,强化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的“大经营”工作思路,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经营策略、经营结构、经营机制、经营方式的转变。
以核心业务基建为例,中国中铁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突出抓好铁路市场,加快拓展非铁路市场,积极进入新兴市场”。其具体目标为,力争铁路市场新中标份额不低于1500亿元。企业公路市场的占有率要继续保持8%以上的水平,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占有率要达到50%以上。
同时要在水利水电、机场航道建设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努力形成路内、路外、海外三大市场的均衡经营格局。
在国际业务方面,中国中铁提出“大小结合,远近兼顾,区域经营,滚动发展”。形成以重大海外项目为依托,以区域化市场为主阵地、辐射周边市场的“大海外”经营格局。
本报了解到,在此次经营工作会上,中国中铁对旗下的包括基建、勘察设计、工业制造、海外、房地产、矿产资源、高速公路、金融信托在内的“四大板块”、“八大业务”,都提出了有别于之前的新的举措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