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11月27日,作者:秋风(原文摘录)对于商人来说,置身于权力不受限制的环境中,假如缺乏必要的内心道德约束,那就非常容易从迫不得已的制度受害变成有意识的特权分利者。经济学家会说,在政府严密控制经济的制度环境下,商人这样做既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也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贿赂是经济在不合理制度下正常运转的润滑剂。经济学家这样说的时候却忘记了:这种短期的双赢必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成本:腐败的体制化,使得商人行贿习惯化。
也就是说,由于已经收买了官员,法律、政策对他们来说已经形同虚设。他们相信,有权力保护,可以为所欲为,权力即便不保护自己,也可以用金钱摆平一切。他们开始放纵自己,比如,不公平地对待交易伙伴,行为短期化,热衷于投机行为,追求财富的超常规增长,追求企业的超常规扩张。在黄光裕及在他之前出事、在他之后可能要出事的企业家身上,这样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重演。但这不过只是刀尖上的舞蹈而已,他们随时可能掉下来,落得个人财两空。
归根到底,在当下体制中,商人不过是整个权力机器的工具而已。他们的特权不是制度给予的,而是个别官员的恩赐。只要这个官员在官场中失势,这些商人就立刻会成为陪葬品。最大的悲剧是,当他们被牺牲的时候,没有人悲伤,相反,公众可能很高兴。因为,他们寻找到权力的保护伞后,确实已经不是“好人”。
【推荐理由】中国富豪的堕落往往不是出于权钱交易,就是利用权力操纵资本,在没有公平的社会契约关系之下,商人的资本与官员的权力合谋,成为当下中国富豪发迹的隐性聚富路线。文章没有从富豪的“原罪”问题分析,而是从中国权贵资本的“自然法则”出发,分析了黄光裕事件不过是腐败的体制化与商人行贿习惯化的必然结局。出事企业家只不过是权力的牺牲品,企业家的特权是官员给予的,不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