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大型吊装安全最大化

一、为什么要加强大型吊车及大型吊装安全管理?

  大型吊装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是一项高危险的工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出现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2013甘肃某风电样机吊装工地发生事故,导致5人死亡,2人受伤;2000年上海某炼油厂吊装工地发生事故,导致6人死亡;2001年上海某船厂龙门吊吊装工地发生事故,导致36人死亡,最近,鲁西化工650吨吊车事故,导致至少5人死亡多人受伤;麦加1350吨吊车事故,导致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大型吊装发生事故,除了会带来人员伤亡外,同时还会伴随着重大的财产损失。

仅就直接损失看,一是吊装设备自身的价值一般都上千万,甚至超过亿元;二是被吊设备或物件的价值大部分也很昂贵,一旦出事,其损失不言而喻;更为可怕的是,如果在诸如炼油厂、化工厂、电厂等正常生产的装置内或周边吊装,除上述损失外,很有可能因吊装事故波及要害设备或管道,导致装置停产、介质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等连环事故,很有可能导致发生更大的灾难。这样说绝不是危言耸听,相反上述事例说明后果是骇人听闻的。因此,加强吊装安全的管理十分必要,必须警钟长鸣

二、如何进行使用大型吊车吊装安全管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吊装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分析法则告诉我们,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同理,大型吊车吊装事故原因也不外乎这几点,意料之外我们无法预测,意料之中我们可以做到。

下面就大型吊车吊装的内外因做一下简要分析:

第一部分:什么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此处所说的物,是指客观现象。

  主要包括:施工场地、自然现象、吊车本身、被吊物本身、吊索具(连接件)等与吊装相关的所有物件。


(1)施工现场

  场地不坚实:大约70%的事故都是因为场地不坚实引起的。前面所述的某炼油厂吊车倾覆事故就是案例。而且,吊装过程中,一旦地基出现问题,恐怕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吊装前必须对场地按实际要求考察、处理,否则不出事那是侥幸。多起事故都是因为地基不坚实又不铺路基板造成的,如灵武风电场。

  场地不平整:吊车站位水平度有严格要求。特别是在使用塔式工况或超起工况时,如果地面不平会造成被吊物与吊车上的平衡配重不在同一受力面,造成吊杆扭曲、吊车侧滑等事故。

  地下有隐蔽工程或自然洞穴(如:电缆沟、下水道、煤气管道、坟穴、防空洞、暗河、流沙穴等等):这些是非常危险的状态。如果存在该状态而没有发现和处理,一旦塌陷,很难挽回。去年江苏某船厂一台400吨倾覆,就是因为地下流沙造成大面积空洞所致。

  周边有障碍物或危险源(如:高压线、电焊连线、蒸汽管道等等):极易造成事故。因此吊装不但要看平面布局,还要看立体空间。吊车及吊物与电源等危险源保持安全距离非常重要。因为触电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屡见不鲜。

(2)自然环境

  风、雨、雪、雾、霾、雷电、沙尘暴天气等容易发生事故,大风容易造成吊车倾覆,特别是塔式工况、大半径吊装,或者吊装受风面比较大的物件,如风机叶片、穹顶、大型广告牌等。冰雪天地面滑,容易发生滑移,前年冬天某风电工地400吨滑落山下既是案例。更难防范的是滑轮槽积雪结冰,导致钢丝绳跳槽。

  夜间照明不足:应尽量避免夜间吊装,禁止夜间大型吊装,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猫头鹰,我们的夜视能力很差。

  高温或低温天:超出吊车设计温度作业范围,吊车能力会下降,此时,人的身体状况可反应能力也不正常。

(3)吊车本身

  能力不够(吊车选型错误):正确选型、不能以小代大、不能超载吊装。更不能改装吊车,以增加额外配重的方式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是最愚蠢的方式,由于前述的各种原因,在吊车选型或选择工况时,尽量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吊车自身出现缺陷(包括钢丝绳老化、滑轮片老化、杆件或连接件因疲劳产生的裂纹等):要经常及时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更换或维修,千万不能让吊车“带病或带伤上岗”。否则,你的冒险之时,可能就是付出代价之日。

  未按吊车操作手册组装吊车(如钢丝绳穿绕错误、卷扬机上钢丝绳挤压或松弛、杆件或连接件规格选择错误等等):吊车组装前要有组装方案,组装后要有检查,检查要有细节并以销号方式处理,无论你对吊车组装有多熟练,只要重新组装,就一定要检查完再扳杆。

  吊车自身有故障(如安全限位装置失灵或缺失等):有些地方肉眼看不到,有些现象肉耳听不出,有些重量人脑估不准,安全装置必须全部有效方可使用吊车。

(4)被吊物本身

  吊耳强度或尺寸不够:吊耳断了,设备就掉下来了,搞不好吊车也就翻了,下面有人的话那就完了。

  被吊物本体强度不够:本体强度不够,还没吊上去本体就坏了等于白吊,不如不吊。

  被吊物上有影响吊装动态(吊索具通过)的障碍物:有些物件吊装时,吊索具是动态的,若期间遇到障碍,如法兰、挡圈、管口等,会把绳索割断。

(5)吊索具(连接件)

  吊索具(连接件)强度或尺寸不够:选择满足安全要求的吊索具并经过检查方可使用,否则可能造成“鸡飞蛋打、机毁人亡”。

  吊索具(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不合要求:按要求连接,吊装无小事,小事当成大事办,也许就是因为一个卸扣未连接好,就会“牵一发二动全身”,造成“身首异处”的现象。


  上述状态中,施工现场的状况安全与否,关乎到能否完成一次大型吊装的关键之一。特别是对场地的要求,从掌握隐蔽工程资料,到地基处理方案,再到处理过程的监督、验收,都应该非常严谨、认真。有些地质条件差的现场,甚至要采取打桩、做钢筋混凝土承台等措施。

  一般而言,吊车事故的发生,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因吊车设计、制造缺陷发生事故的概率非常小。特别是大型吊车,出厂前那是经过反复地计算、试验后才投放市场。

尤其是杆件和连接件,内行知道,大部分情况下吊车组装后扳杆时各部件受的力比实际吊装时还要大。如果吊车结构件有缺陷,一般情况下,吊车扳杆时其拉杆或杆件或转盘就已经损坏。

  因此,重点强调吊车规格的选型,而不是吊车品牌的选择;强调实际使用前的检查,而不是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强调设备“完好上岗”,而不是“带病工作”;同意以大代小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反对以小代大冒险超载。

总之,如果这些不安全状态的存在,通过人的行为加以消除或者避开,就不会发生事故。


第二部分:人的不安全行为

  此处所说的人,主要指直接参与吊装的工作人员。其行为,是指具体吊装指挥操作过程中所发出的信号指令、操作动作等,是主观可以控制的。其他相关人员放到管理里面阐述。

  (1)吊装指挥(起重指挥)

  指挥不当(包括前期施工准备,没有按方案要求布置吊车站位、没有按方案要求安排选择、连接吊索具,没有按要求安排检进行吊装前检查,没有技术交底,分工不明确,信号含糊不清等):具体实施吊装的指挥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此人应头脑清楚,反应敏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事冷静,办事果断。充分了解吊车性能,理解吊装方案。信号清晰,旗语明确。从吊装开始,成败掌握在他手中。此人的行为非常关键。按军人的要求,是个将才才行。

  指挥看不见被吊物件:找个能看见被吊物的地方指挥。驾驶员可以看不到被吊物,但是指挥一定要能看到。指挥不看被吊物体,那是外行。凡是吊装,指挥员一定要首先保证看到被吊物体的状态。

  指挥看不见吊车驾驶员:可设一个信号传递者,或用对讲机,但一定要事前交代好信号意义,并备用对讲机,防止电量不足。千万不能为了去找驾驶员而疏忽了看被吊物体。

  分工不明确,设岗不足:导致前后左右照顾不到,不能及时发现吊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吊装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多人配合,即使指挥长了一双鱼眼,也有看不到的死角。因此,一些关键的部位,要设专人监控,如:旋转范围是否会碰到障碍物;超起配重是否离地;地基是否有下陷的迹象等。

  无证上岗: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外行可以领导内行,但是外行绝对干不好不在行的活。如果让一个电焊工去指挥吊车,那纯属玩命。

  (2)吊车司机

  吊装时不听指挥(让他左转他右转,如让他起钩他转杆,让他转杆他落钩,让他前进他爬杆等等):非常危险的行为。是吊装时的大忌。无论谁遇到这样的司机,一定要立即停止吊装,纠正其不正确行为!或者更换听指挥的司机。正常情况下,吊车司机一定要听指挥,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因为你处的位置和指挥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状态不同。除非发生超载或吊车故障,要在及时通知机会的情况下,方可往安全的方向操作。

  未按要求操作吊车(如超载打强制操作,地面不平不处理,地基不坚实不采取措施,超风速吊装等等):聪明的吊车驾驶员,都是勤快的驾驶员。其实有些事故往往都是偷懒造成的。如为了早点下班,明明要以一次车位或者多加几块路基板就可解决,结果为了省力,冒一次险,就会出事。

  未按吊车操作手册组装吊车:可能因此造成吊车能力下降,可能导致安全装置失灵或无效,可能导致连接件脱落,可能导致钢丝绳跳槽等等,为了解决这种状况,必须形成和要求驾驶员每次组装前的例行检查,责任人明确为机长。

  (3)起重工

  未履行职责:一般而言,发生重大事故,与一般的起重工无关。但是,如果安排他再那个岗位上,发现问题不及时报告或处理,也是可以导致事故发生的。这里主要体现一种责任: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为大家负责。

  无证上岗:现在好多起重工没有经过真正的培训,或“身兼数职”。起重这行已经不专了。

  上述这些不安全行为只是简单列举,实际工作时还会存在很多。这些行为中,真还不能说哪个危害性更大,哪个更危险。吊装行业有句俗话叫“吊装无小事”。也许,一个小小的保险销忘记关上就可能导致一次重大的事故发生。

  无论是吊车司机还是起重指挥,还是起重工,这些危险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最大的区别是: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第三部分:管理不善

随着国家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近几年吊装行业也迅猛发展,特别是风力发电的兴起,吊装队伍迅速壮大,大型吊车经营企业也飞速增加。有些今天还是建筑的工人,明天变成起重工人了;不少昨天还是拖拉机司机,今天变成吊车司机了;只要你有一定的资金,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老板,只要你敢干,马上就可以变成吊车老板。相比之下,真正懂吊车管理、懂吊装管理、懂吊装技术的专业人员比例不增反降。这给本来就不被重视的吊装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宏观上的管理难度和微观上的细化管理深度。我在不停的问:为什么非得出了重大事故才会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呢?为什么有些好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不能借鉴哪?为什么吊车或吊装企业不能自觉学习以加强管理哪?下面,我从几个层面阐述一下吊装行业当前状况以及自己关于吊装安全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国家(政府)层面

国家应该尽快出台(至少修改完善)一套关于起重机和大型吊装方面的具体可行管理办法,形成统一的法规性的文件。

目前,在涉及移动式起重机的检验方面至少存在一些缺陷。如,某公司购买了一台移动式起重机,在当地注册取得安全使用证后的有效期内,到异地施工。而施工当地技术质量监督局强行让再次取证,否则不许施工。我就纳闷:为什么都是一个国家政府发的牌照,到了你们那里就失效了呢?这好比我在北京结婚时领了结婚证,后搬家到上海当地政府还要让我们再办一次结婚证否则就不能在上海居住一样。再比如,以大型履带式吊车为例,这种车型本身就是成品,买来的时候就是散件。拆散是为了运输方便,我们也希望他是“变形金刚”,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发明这种产品。但是有的工地非得要你的单位和工人的组装吊车资质。这好像我买了一台折叠式自行车,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放到汽车里,用得时候打开组装好再骑,按此说来,我还得取得资质才可组装啊!再说了,即使为了规范需要资质,到哪里办啊?履带吊组装拆除本身就是驾驶员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他们可是经过专业培训,甚至有生产厂家颁发的培训证书。有谁发的资质证书更能保证吊车组装的安全哪?有哪家培训机构比吊车生产厂家培训的操作人员更专业哪?

加强对吊车检验取证的管理,尽量做到专业,即内行人管内行事。吊车定期检验换证的目的不是报废,不是为了走过场,不是为了推脱责任,而是为了真正的安全。我猜现在有许多检验吊车的人员其实不是太专业,关键还是政府没有重视,和跟不上当前吊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国家可否委托或授权几家大型的吊车生产厂家对其产品定期检查检验,并承担培训义务。或者成立专门的吊车检验部门(或单位),这些部门既能检验吊车,也会鉴别吊车,又可指导车主维护保养吊车。这才是真正保证安全的管理措施。现在的吊车检验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负责,该局既管电梯检验,也管吊车检验,还管“验猪”。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

组织专家论证,编制指导性的文件,理顺业主、施工单位、吊车出租单位之间的关系。就中国现状而言,施工企业的自有的大型吊车很难满足市场用量需要。用户租车用已是普遍现象。经营过程中因涉及安全的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事故,有些还真难分清责任。国家能否出台一项有关吊车租赁经营活动的安全职责规定,明确业主、用户及车主的责任,形成范本,让三方遵照执行。这个范本可作为用户与业主,车主与用户的合同附件。因为看了各种不同企业的合同版本界定的不同职责还真是头疼,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2.行业层面

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吊装特点,但是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利用各种起重机将重物垂直运输到某一指定地点就位。同时,也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吊装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中核、中石化、中石油及部分电力建设等行业,一方面他们编写了针对性的吊装规范;另一方面,他们在工程管理模式上加以改变。从以前的安装与吊装混合发包,改成吊装划块单独发包招标的形式,使吊装管理更专业化。如此管理,既有效地利用了吊车和其他装备资源,也大大降低了吊装风险。这种模式建议其他行业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学习和借鉴,也建议政府支持和宣传推广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

吊装队伍专业。凡是有能力承包大型吊装的企业,都有一支专业队吊装队伍:包括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人员。他们甚至从工程前期设计开始便参与吊装有关工作,直至编制方案、处理地基、准备吊索具等按部就班地实施每一步计划。

吊装装备齐全。这些吊装专业公司经过多年以来的吊装积累,拥有比较齐全的吊装装备,如,各种规格的吊索、卸扣、平衡梁、路基板等,既能重复利用降低成本,又能保证按要求选用合适的吊索具,从而保证了安全。

吊装经验丰富。这些吊装公司的人员往往都是老中青三结合组成的,老职工的丰富经验会传递给新人;他们的业绩也非常突出,加上以前留下的方案、图片等资料可以参考,从而降低了犯错误的几率。

吊装管理规范。从一个方案的编制到实施,都要经过严密的管理程序。方案编成后先要内部讨论、修改、完善,再要报上级审核,然后集团公司组织全行业的专家论证。方案通过后,需要方案编制人向全体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形成交底记录,参加人需要签字。具体吊装准备阶段,班组每日有分工和交底,吊装前有各种检查表需要责任人逐条按照检查内容填写,责任人要检查结果上签字;同时,还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到现场进行吊装准备过程监控和最终全面检查,最后由吊装总指挥签发起吊令后方可进行吊装。自始至终,所有参与吊装的人员均纳入他们的管理范围。

上述几点主要想说明的是吊装实施者最好是从管理制度、到管理人员、到吊装技术、到吊装装备都要专业化。行业里成立机械化施工或者吊运施工公司是降低吊装事故的有效地管理手段。

3.建设单位(业主)层面

不是每一个行业或企业都像核工业、中石化、中石油、电力等行业那么规范和专业。目前还有很多的建设单位(业主)对吊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知道。虽然国家早就有关于安全管理的规定:那就是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但是,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他们不舍得管、不会管。主要表现在:

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安全管理是要花钱的,你的投入和回报肯定是成正比的,吊装安全管理更为突出。然而,有些业主为了省钱,将吊装工程合并到安装工程一并发包给低价中标者,中标单位有可能再分包给实力更弱的施工队,试想这样低廉的队伍又能有什么技术、经验、实力可谈?技术上,这些包工队,一专多能,一个技术员既管组装,又管焊接;既管工艺,又管吊装;甚至有些技术员连吊车性能表都看不太懂,怎么去编制吊装方案?经验上,参与吊装的人员说他们是乌合之众有点夸张,说他们是散兵游勇则不过分。要说经验还真有:那就是超载的经验、冒险的经验!说到实力,有些包工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哪来的装备?要么东借西凑,要么明明早该报废的索具给你用上,不出事就怪。有些业主为了省钱,不想处理地基,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合理要求感到是故意出难题;有些业主为了省钱,明明该用500吨吊车的活,让施工单位找400吨的车;明明是2个月工期的活,让工人加班加点抢工期,一个月完成。这都说明他们不是不想管,不是不怕出事,而是一个钱字作怪。

表现政绩,盲目添乱。有些业主,虽然不懂吊装,但非常懂得借吊装展示自己、炒作自己。他们往往不了解吊车市场的具体情况,往往以自己是业主自居,强行命令施工单位必须某月某日吊车到场,必须某月某日吊装结束,这样势必会造成准备工作仓促,施工人员劳累,精力分散,埋下隐患!更为可恨可怕的是,有些业主借吊装搞仪式,日子还要通过查黄历选择,届时,还请来这样那样的领导嘉宾,请来这样那样的媒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扬。前期如果准备得不充分,那必须加班加点,甚至夜间施工,搞得人精疲力竭;吊装当日,搞得人精神紧张,精力分散,生怕搞出点纰漏,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越是这种情况,越容易掉链子:不是吊车出点小故障,就是吊了一半被吊物上掉下点东西,或者不知从哪里发出奇怪的响声,搞得人心惊肉跳。这种案例听到的、看到的太多太多。这说明他们真的不会管。在此,也恳请那些业主们,不要再搞吊装仪式!搞吊装不是结婚,选好日子必须举行。吊车不是大姑娘,没什么好看的!大部分吊车上面有句话:“吊臂下面严禁站人”。正规业主在吊装时都要设置警戒线,告诉你的就是:“吊装危险,闲人莫入”。

上述几点主要想说明的是:作为业主,不能只顾成本,不顾安全;不要借吊装搞仪式,风险太大搞个奠基仪式就可以了;最好要有懂吊装的专业人员参与监理。

4.吊装施工企业层面(吊车用户)

目前,除前述的中石化等几大行业外,真正的吊车用户还是在普通的综合型施工企业那里。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意识差别较大。总体来说,国企好于民企。其管理模式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成本包干制,而大部分项目经理不是吊装专业出身。除了省钱,有些项目经理还要体现出“权”和“胆”字。因为以后支付吊车租赁费他说了算,所以要显示一下权;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但又偶尔冒险成功过,所以显示一下胆;在遇到不安全因素时,经常会听到他们说出吊装人非常忌讳的话。摘录如下:“试试看,没事的”“吊车翘屁股,再加几块配重不就没问题了吗”“你是500吨吊车,怎么吊30几吨都吊不了?”“我们以前就这么干的”“别人能够干,你们怎么就不能干?”“没问题,吊,出了事我负责!”说这种话的人,他怎么就不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哪?他怎么就不考虑别人甚至自己的生命哪?这个层面应该说是用车数量最多,用车频率最高,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应该在此。

上述几点主要想说明的是:作为具体用车吊装的施工单位,无论你是项目经理还是施工经理,对于大型吊装,你们可以不懂,但一定要安排一个懂得吊装的助手或者班子;你们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一旦出事,责任你是负不起的,后悔你是来不及的!

5.吊车出租企业层面(车主)

该层面的论述我已在2010年专门撰文《如何做好大型吊车经营管理》中较详细论述过,其中主要写了作为吊车经营企业应该怎样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赚钱。在此不做赘述。

这也是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的,总之,消除上述物的不安全状态,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舍弃侥幸心理,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吊车的正常经营。

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正如“爱情是小说永远的主题”一样,“安全,是企业永远的主题”,也是人类生活永远的主题。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一切。我们应该理清思路,重视出路!吊装安全的思路和出路则要靠我们所有吊装人自己去管。